欢迎访问祺信科技官网!
专注模块化超净间
一站式解决方案
news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
返回

洁净室光建好没用!这些配套设备得配齐,不然也是白搭

  • 文章出处:Admin
  • 阅读量:57
  • 发表时间:2025-11-13 10:46:22

不少企业在洁净室建设上投入重金,把主体空间的洁净等级、气流组织做得精益求精,却往往忽视了配套设备的重要性。殊不知,洁净室的洁净度是全流程管控的结果 —— 人员带尘进入、物料交叉污染、局部区域洁净度不足,哪怕主体空间设计得再完美,最终也会功亏一篑。风淋室、更衣室、洁净工作台这些配套设备,看似是辅助角色,实则是守护洁净度的核心防线,必须按需配齐。


洁净室



一、人员吹淋

人员是洁净室最大的移动污染源,头发、衣物上的粉尘、皮屑若不提前处理,会直接破坏室内洁净环境。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净化流程,对应的配套设备一个都不能少。

1. 更衣室 + 洁净衣柜 / 鞋柜

进入洁净室前,人员需完成 “穿衣换鞋” 的净化步骤,更衣室的 “一更 + 二更” 划分和专用存储设备是关键:
  • 一更用于更换普通衣物、鞋履,二更则是穿戴洁净服、洁净鞋的核心区域,两者物理隔离,避免普通衣物上的粉尘污染洁净服;
  • 洁净衣柜、鞋柜需采用密闭设计,内部划分独立格位,避免洁净服、鞋履随意堆放导致的交叉污染 —— 若洁净服随便扔在普通衣柜里,第二天穿上时表面已沾了一层粉尘,即便经过风淋室,也难以彻底清除,相当于给洁净室带了后门。

2. 洗手烘干机

手部清洁常被忽视,但却是重要的污染传播途径。洁净室专用的洗手烘干机,兼具 “抗菌洗手” 和 “快速烘干” 功能:采用感应式出水,避免接触污染,搭配无菌洗手液去除手部油脂和微生物;烘干环节用过滤后的洁净风,防止普通烘干机吹出的含尘空气二次污染手部,确保人员穿戴手套前,手部处于 “无污状态”。

3. 风淋室

风淋室是人员进入洁净室的 “最后一道关卡”,通过高速洁净气流(风速 25m/s)吹除附着在洁净服表面的粉尘、毛发。若省略风淋室,人员即便换了洁净服,衣物纤维、毛发仍会被带入室内,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洁净度超标。对于电子、医药等行业,风淋室还需搭配智能感应系统,确保人员全身被均匀吹淋,避免 “漏吹” 导致的污染残留。


二、物料管控

物料(尤其是外包装附着粉尘的原材料、半成品)是另一大污染来源,必须通过专属设备实现洁净进入,与人员通道严格分离,做到 “人料分流”。

1. 货淋室 + 传递窗

根据物料大小,需配备不同的净化设备:
  • 体积较大的物料(如生产用的纸箱、设备配件),通过货淋室进入 —— 与风淋室原理类似,货淋室通过大口径风嘴吹出洁净风,清除物料外包装的粉尘,同时配备互锁装置,确保物料净化时门体无法打开,避免外界空气渗入;
  • 小件物料(如试剂瓶、精密零件)则用传递窗传递,传递窗内部自带紫外线消毒或洁净风循环功能,物料放入后需经过消毒 / 净化流程才能取出,彻底避免 “开门传递” 带来的污染。

2. 物料暂存区

物料经货淋室或传递窗吹淋后,可在洁净室内设置专属暂存区,搭配密闭货架,避免物料裸露放置导致的二次污染。暂存区的洁净等级与生产区保持一致,确保物料从进入到使用的全流程都处于洁净环境中。


三、局部净化

有些生产或实验环节需要更高的局部洁净度(如电子芯片的焊接、医药的无菌操作),若为了局部需求提升整个洁净室的等级,会大幅增加成本。此时,专用设备能实现 “局部精准提级”,性价比更高。

1. 洁净工作台:小型实验 / 操作的 “洁净核心”

在普通万级洁净室内,若需进行千级甚至百级的精密操作(如光学镜片的组装、微生物接种),洁净工作台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它通过顶部高效过滤器送出垂直或水平洁净气流,在工作台面形成局部高洁净区,既能满足操作需求,又无需改造整个洁净室,成本更低。

2. 层流罩 + 洁净棚:生产线上的 “洁净强化区”

对于生产线的局部区域(如食品的灌装口、电子元件的检测工位),可通过层流罩或洁净棚提升洁净度:
  • 层流罩直接悬挂在操作工位上方,送出单向洁净风,覆盖核心操作区域;
  • 洁净棚则围绕工位搭建简易密闭空间,配合 FFU 实现局部高洁净等级,安装灵活,还可根据产线调整位置,特别适合临时或柔性生产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