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洁净室标准体系中,“千万级” 通常对应空气洁净度等级中的ISO 8 级(按 ISO 14644-1 标准)或联邦标准 209E 中的 Class 100000(即 10 万级,“千万级” 可能为表述误差,实际无此分级,以下以 10 万级为例说明标准)。
- 悬浮粒子浓度:
对≥0.5μm 的粒子,每立方米允许最大浓度为 3,520,000 个;
对≥5.0μm 的粒子,每立方米允许最大浓度为 29,300 个(基于 ISO 14644-1 标准,按动态或静态状态规定,动态更严格,需结合生产活动)。
- 通常要求10-15 次 / 小时(根据车间高度、产尘量调整,产尘较高区域可适当提高),以保证空气循环效率,维持洁净度。
- 车间与相邻非洁净区之间需保持正压(一般 5-10Pa),防止外部污染渗入;
不同洁净度区域之间也需设置合理压差梯度(如高洁净区相对低洁净区正压)。
- 温度通常控制在20-26℃,湿度45%-65%(具体可根据生产需求调整,如电子行业可能要求更低湿度以避免静电)。
- 多采用乱流(非单向流) 气流形式,通过高效过滤器(HEPA)过滤送入空气,配合回风口设计,减少局部死角。
- 墙面、地面、天花板需采用光滑、耐腐蚀、易清洁的材料(如不锈钢、环氧树脂涂料等),接缝处密封处理,避免积尘和微生物滋生。
- 需设置专用的人员净化通道(更衣、洗手、风淋等)和物料传递通道(传递窗、气闸室),防止带入污染物;
人员需穿戴符合级别的洁净服(如连体服、口罩、手套等)。
- 照明:一般≥300lux,满足生产操作和巡检需求;
- 噪声:≤65dB (A),避免影响生产和人员舒适度;
- 微生物控制:虽 10 万级对微生物无强制要求,但部分行业(如食品、化妆品)会额外规定菌落数限值(如沉降菌≤10 个 / 皿)。
“千万级” 并非行业通用术语,若实际指更高洁净度(如百万级、十万级),需结合具体标准(ISO、GB、FS 209E 等)确认。不同行业(如电子、医药、食品)对无尘车间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,需在通用标准基础上,结合行业规范(如 GMP、IPC 标准)细化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