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配式洁净室(又称模块化洁净室)凭借快速组装、灵活调整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科研、医疗、电子等领域。其组成部分可按功能模块和核心组件分类,具体如下:

是洁净室的 “骨架”,决定整体稳定性和空间布局,具有可拆卸、重复利用的特点:
- 铝合金型材框架:主流材料,轻量化且耐腐蚀,通过连接件(螺栓、角件)快速拼接,形成墙体、吊顶、地面的支撑结构,适配不同尺寸需求。
- 钢制框架:用于承重要求较高的场景(如大型设备区域),强度更高但重量较大,需配合防腐处理。
构成洁净室的封闭空间,兼具密封性、洁净性和功能性:
- 墙体模块:
- 材质:多为彩钢板(双面镀锌钢板 + 中间保温芯材,如岩棉、聚氨酯),表面光滑易清洁,防火等级可选(满足实验室、医疗等场景规范)。
- 特性:预制标准化尺寸(如 1.2m 宽板),现场拼接后打胶密封,确保无缝隙漏风;可集成观察窗(钢化玻璃)、传递窗(带紫外线消毒)。
- 吊顶模块:
- 材质同墙体,需承重高效过滤器(HEPA/ULPA)、照明灯具、风口等设备,因此框架需加强加固。
- 布局配合送风系统,如单向流区域需满布过滤器安装口,非单向流区域预留散流器位置。
- 地面模块:
- 常用材质:PVC 卷材(防静电型可选)、环氧树脂地坪,表面平整、耐磨、易清洁,且能与墙体底部密封衔接,防止灰尘堆积。
- 特殊需求:电子行业可能要求防静电地面,生物实验室需耐化学腐蚀地面。
核心功能模块,决定洁净度等级(如十万级、万级、百级):
- 送风单元:
- 高效过滤器(HEPA,过滤效率≥99.97%@0.3μm)或超高效过滤器(ULPA,≥99.999%@0.12μm),根据洁净度需求配置。
- FFU(风机过滤器单元):自带风机的模块化设备,直接安装在吊顶,可独立控制风速,适合局部高洁净区域(如实验操作台上方)。
- 回风 / 排风系统:
- 回风口:通常位于墙体底部或地面,配合气流方向(如垂直单向流需地面回风,乱流需侧下回风),内置初效过滤器防止大颗粒进入风管。
- 排风口:针对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,需联动风机和活性炭过滤器,确保定向排风不污染室内。
- 空调机组:
- 预处理空气(温湿度调节、初效过滤),通过风管连接至送风单元,维持室内恒温恒湿(如温度 20-24℃,湿度 45-65%)。
- 电气系统:
- 嵌入式洁净灯具(LED 平板灯,防尘防水)、应急照明,满足洁净室无死角照明(照度≥300lux)。
- 专用插座(带防水盖)、设备供电线路,需穿管隐藏在框架内,避免积尘。
- 控制系统:
- 温湿度传感器、压差计(维持洁净室正压,防止外界污染侵入),数据可实时监控。
- 风机变频控制、过滤器阻力报警等智能化功能,优化能耗和维护效率。
- 辅助设备:
- 风淋室 / 货淋室:人员 / 物料进入前吹除表面灰尘,避免带入污染物。
- 传递窗:用于洁净室与非洁净区之间传递物品,减少开门次数。
装配式洁净室的各组成部分均为预制标准化模块,现场通过 “组装而非砌筑” 完成搭建,因此具有工期短(较传统洁净室缩短 50% 以上)、现场零粉尘、可灵活扩容或搬迁的特点,尤其适合对施工周期、场地洁净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新建实验楼、生产车间改造)。